3月24日,走进三一重能(日照)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里鲜见作业人员。在宽约三米的过道上,搭载大型前底架部件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预设轨迹平稳行进,精准完成转向泊位动作。机械臂群组协同作业,从重达50吨的轮毂穿装到毫米级精度的螺栓对位紧固,每个环节都展现着智能化制造的精准高效。
作为三一重能华东战略布局的核心项目,该基地总投资10亿元,既是日照临港新能源及海工装备制造集群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风电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示范产线。全周期数字化管控,单台风机最快三小时下线……自投产以来,这个数字化工厂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该基地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智能生产体系。百余台智能装备与数十套工业机器人协同运作,从原材料仓储到成品出库形成完整自动化链条。尤为突出的是主机、轮毂等核心部件的装配线,通过视觉识别与力控感知技术,将装配精度提升至微米级,整体生产效率提高超30%。
“基地创新应用自主研发的脉动式柔性产线,突破传统定点装配模式。通过AGV智能物流系统,实现6.XMW15.XMW多机型混线生产,设备利用率提升四倍的同时,显著增强作业安全性。”三一重能制造本部副本监杨博介绍。
在轮毂生产区,工业机器人集群正执行精密装配工序——直径超两米的轮毂贴面与基座全自动对位,高强度螺栓同步穿插装配,全过程实现无人化作业。
智能化改造带来质量控制的革命性提升。杨博说,传统工艺需多名工人操作行车完成数吨级贴面吊装,单台轮毂数百个螺栓的紧固需熟练工耗时整天。如今通过预设参数,三台机械臂协同作业,相同工序仅需一小时即可完成,后台实时监控系统确保毫米级误差管控。
依托智能物流系统,AGV可自主完成任务派发、物料运输及工装平台对接,结合工序优化集成,人机协同效率显著提升。目前基地具备年产1000台风电机组能力,产品覆盖6.XMW-15.MW兆瓦陆海机型,可适配多样化应用场景。
随着春节后订单持续增加,公司产能正稳步攀升。记者现场看到,位于车间西侧的成品区,7台机组整装待发。杨博透露,2月份,公司累计完成14台订单交付,3月产能预计环比翻番。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0台机组、25亿元产值,所产设备年发电量超60亿千瓦时,可满足3吉瓦风电装机需求。
作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标杆,三一重能(日照)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突破关键技术,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山东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sd.taxs.vip/park/view.html?id=1910
来源:山东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