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

2025年07月23日 17:36:28都市工业浏览量:0次

7月2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市中区专场。从发布会上获悉,近3年,市中区累计储备工业项目33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今年,市中区将依托“一区多园”布局,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积极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

近年来,市中区区域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与强劲韧性。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2023年、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55.7亿元和177.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9%和14.1%,连续两年领跑全市。

一方面,产业能级不断跃升。山东电力设备公司成为全省唯一掌握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等核心技术的企业;西门子能源公司生产的海上风电变压器,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金钟科技集团获得国际CMMI5级软件成熟度最高认证,并获批行业内首个高精度衡器重点实验室,引领行业发展。近3年,全区累计储备工业项目33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极视角、商汤科技等重点企业40家,规划建设算力达4600P,聚焦“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先后实施了未来云谷智算中心、中科超级云等重大载体建设,构建二环南路人工智能产业带。汇聚产业链上企业50家,2024年实现产值70.4亿元,带动“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成为“双省级战略”产业集群,同期产值超340亿元。聚集重点企业15家,设立空天信息创新中心,鹰格信息、思极科技的创新成果入选市级场景能力清单,2024年实现营收131.6亿元。拥有国科数控、东玺技术等重点企业37家,打造市级以上优秀产品案例220个,其中国家级14个,2024年产业规模达354亿元。聚焦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与核心零部件生产,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培育优质企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与此同时,数实融合纵深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5481个、确定性网络1.45万公里,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力支撑。成功打造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15个。

另一方面,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全市首推《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对表提升工作办法》,持续擦亮“来市中·事事中”品牌。2024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1400余份,成交突破100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4家,数量均较上年翻一番;省级瞪羚企业22家,同比增长2.6倍,培育数量创历史新高。年均引进海外留学人员300余人、青年人才2万余人,近3年集聚海内外院士22名、市级及以上人才400余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是工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收官之年。市中区将以打造根植性强、竞争力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场景招商、资本招商,重点培育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集群,推动企业之间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新质生产力与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预计202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将突破240亿元,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60%。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济南市中区经济开发区:http://sd.taxs.vip/park/view.html?id=9878

展开
山东园区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