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京卫制药激活医药产业新动能

2025年07月03日 11:06:46京卫制药浏览量:0次

在高新区,完备的产业链生态如肥沃土壤,滋养着医药企业蓬勃生长,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创新与合作双轮驱动,京卫制药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更通过与全球医药巨头拜耳的深度合作,生动展现出创新合作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行业佳话。

合作是“左膀” 助力企业发展

图片

合作,是京卫制药发展的重要引擎。京卫制药深知,单打独斗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携手共进,方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它积极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展开广泛合作,其中与拜耳的合作就是实例。

时间回溯到2023年,京卫制药与拜耳达成合作,共同踏上了开发产品的征程。当时,脱发问题困扰着众多中国消费者,市场对有效的脱发治疗产品需求迫切。拜耳,作为全球健康消费品领域的“巨擘”,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而京卫制药,凭借先进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制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双方一拍即合,优势互补,全力推进项目。经过不懈努力,产品成功上市,它不仅为拜耳的产品矩阵增添了新成员,也为京卫制药打开了全新的业务增长之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

生态链协同 影响力提升

图片

“此次合作汇聚各方资源,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创新、多元的自我保健方案,同时也让京卫制药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企业负责人说道。到了2024年7月,一场更为宏大的合作拉开帷幕。京卫制药、拜耳医药与山东省食药检院三方强强联合,共同搭建拜耳(山东)创新合作中心和高端制剂及原料药中试平台。在高端制剂研发生产、医药数智化转型、重大科技攻关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三方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构建起全生态链协同创新与产业化体系。

当然,京卫制药的合作版图远不止于此。它还与西安杨森、科赴等国际药企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外资药企在中国开展CMO、CDMO业务的热门选择。通过这些合作,京卫制药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拓宽了市场渠道,加速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在国内,它也积极与科研机构携手,比如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药物研究所共同研发治疗老年痴呆的创新药,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填补国内相关治疗领域的空白。

创新是“右臂” 始终前行

图片

如果说合作是京卫制药的“左膀”,那么创新就是它的“右臂”。自成立以来,创新便深深融入京卫制药的发展血脉,成为企业前行的核心动力。同时,高新区为支持企业创新研发,设立了专项科研扶持资金,对京卫制药在呼吸领域吸入制剂研发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助力企业引进先进研发设备,吸引高端科研人才。

在呼吸领域,高难度吸入制剂研发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药物微粒化的精准控制、制剂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保障以及给药装置的精密设计,每一项都充满挑战。但京卫制药没有退缩,它组建了一支由顶尖科研人才组成的“精锐部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设备升级和技术研究。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尝试后,团队终于攻克重重难关,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其生产的吸入制剂,质量和疗效与国际知名品牌不相上下,不仅满足了国内患者对高品质呼吸类药物的需求,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70多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了中国制药的实力。

在精神神经领域,长效微球制剂的研发同样困难重重。为了实现药物缓慢、稳定释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京卫制药的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大胆创新,在制剂工艺和材料选择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此外,京卫制药积极构建“制剂+原料药+关键中间体”一体化价值链,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站在当下,回望来时路,京卫制药凭借创新与合作的双轮驱动,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但它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未来,京卫制药计划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现有优势领域持续深耕,研发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同时,它还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携手推动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为高新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更多相关产业资讯请关注:山东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sd.taxs.vip/park/view.html?id=2039

展开
山东园区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