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力争2030年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

2025年08月05日 13:57:23数字化转型浏览量:0次

8月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实施意见》科学设定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机制,搭建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丰富智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蹚出路子、提供示范。

到2030年,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取得全面突破,各设区的市主城区新型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县(市、区)重点领域城市韧性显著增强,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让人民群众共享“韧性城市”带来的安心与便利。

任海涛表示,《实施意见》从设施韧性、空间韧性、管理韧性3个维度,明确了12项重点任务,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韧性城市建设体系。具体来看,3个维度包括以下内容:

筑牢“设施韧性”根基,守护城市生命脉搏。《实施意见》坚持体检先行,完善相关指标和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全面掌握城市基础设施和老旧房屋的底数和现状,找准病灶、对症施治。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工程“两大工程”建设。另外,《实施意见》还提出,要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空间韧性”布局,打造宜居智慧家园。《实施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市民出行、日常起居等生活需求,着力打造、优化道路出行场景、市政公共空间场景、智慧住区场景以及数字家庭场景4类应用场景。

提升“管理韧性”效能,打造城市智慧中枢。《实施意见》坚持数字赋能,聚焦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建设。另外,《实施意见》还明确了“整合共享信息系统、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等工作措施,确保各类系统、平台融合集约建设、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防御能力。

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既是对国家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各地推进工作的实践指引。任海涛强调,下一步,全省住建系统将因地制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智能建造赋能新城建!

山东明确四方面发力,

夯实韧性城市根基

会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就山东在推进智能建造,培育新城建产业生态方面的规划和举措进行了介绍。

智能建造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保障。王润晓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深化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生态,着力建设更具生命力、更有安全度的人民城市。

凤凰网山东在会上获悉,山东已先后印发《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意见》《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并支持青岛加快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将淄博、济宁、日照、德州4市列为省级试点城市,构建试点城市“1+4”格局……通过加快智能建造发展,山东进一步提升了居住安全与建筑质量,推进了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赋能百姓生活品质升级。

王润晓介绍,下一步,山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聚力打造产业集群,夯实智能建造根基。山东重点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链主企业构建集研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等业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符合条件的优先授予“齐鲁建造”品牌标识;培育建设一批产业集聚、设施完善、服务专业、特色突出的智能建造产业集聚区,对集聚区内优质项目,通过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按市场化方式给予支持。

拓展创新应用场景,激发智能建造活力。山东加强产学研协作,支持建筑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搭建智能建造深度协同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把智能建造创新技术应用纳入工程评优、评奖、评价,相关技术、装备和软件优先纳入推广目录。同时,山东不断扩大智能建造试点范围,加强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培育,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智能建造先进经验、技术和模式。

健全标准计价体系,规范智能建造发展。山东加快智能建造标准制定,重点推动建筑机器人施工等标准完善,逐步构建支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检验检测、验收、运维以及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等配套标准体系;动态完善工程计价依据,聚焦机器人施工等领域科学制定计算规则,加强造价信息供给发布,为新型建造方式提供计价技术保障。

优化流程管理与人才支撑,助力智能建造提速。山东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等模式,推动设计、生产、施工融合,形成开放型智能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着力推广建筑师负责制,推动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智慧监管等全过程智能建造;强化领军人才激励,推动智能建造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发展“智能设备+产业工人”协作模式,着力建设智能建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展开
山东园区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