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市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以来,青岛市市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始终锚定群众“安居”核心需求,在已实现公租房申请“一网通办”(依托“爱山东”APP、山东政务服务网)的基础上,持续深耕线下兜底服务,创新推出“服务网络化、队伍专业化、举措人性化”工作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暖心办”深度升级,让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
服务网络化:织密“家门口”受理网,破解群众“跑腿难题”
“政务服务不仅要传递微笑,更要主动靠前解决群众痛点。”针对以往群众线下申请公租房时“找不对受理点、反复跑腿提交材料”的堵点问题,市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以“全域覆盖、就近办理”为核心目标,在全区11个街道、50个社区同步设立公租房“一件事”专项服务窗口,将受理阵地直接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从群众办事视角出发,中心统一设计制作服务标识、核查事项清单及申请流程海报,将公租房申请的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等关键信息全部“上墙公示”,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彻底打破政策解读的“信息壁垒”,让群众“一看就懂、一查便知”。同时,全面推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综合服务”集成模式——将原本需跨多个窗口流转的申请、核验、登记等流程,整合为“一站式”闭环办理,群众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全部申请流程,最大程度降低时间成本与奔波次数,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便民目标。
队伍专业化:筑牢“强业务”能力基,提升服务“硬核效能”
“政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人,核心在专业。”市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深知窗口人员业务能力是服务效能的“基石”,聚焦街道、社区窗口人员“懂政策、会操作、能办事”的核心能力建设,于今年分批次开展2轮公租房“一件事”专项实战培训,以“实战化教学”夯实业务根基。培训中,中心既精准传达省、市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部署与实施方案,确保政策执行“不跑偏、不走样”;又重点强化工作人员的政策协同意识与主动服务意识,通过“手把手教学、全流程演示”,指导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爱山东”APP、山东政务服务网的线上申请操作路径,实现“人人能操作、人人会操作”。此外,中心还制定线下窗口规范化设置统一模板,明确设备摆放、资料收纳、服务话术等细节标准,让窗口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针对申请表格填写易错点、审核材料精简要求等实操难点,开展专题拆解讲解,手把手指导工作人员识别关键信息、规避常见错误,有效提升受理准确率与审批效率,确保公租房资格申请渠道“全程畅通、高效运转”。
举措人性化:延伸“暖民心”服务链,守护特殊群体“安居梦”
“‘高效’不仅是速度,更要带着温度;住房保障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兜底工程。”市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特别关注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的办事难题,创新建立“上门办、帮代办、贴心办”服务机制,把政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里,用“工作人员多跑路”换“特殊群众少跑腿”。通过社区前期摸排、主动上门对接,中心为有需求的特殊群众提供“上门受理”服务——工作人员携带申请材料清单、表格模板等,现场协助群众填写表格、收集核验材料,让群众“足不出户办业务”;对不便出门且无家人协助的群众,安排专人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从申请提交、进度跟踪到结果反馈,实现“一条龙”闭环跟进;对操作线上平台有困难的老年群体、残障群体,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手机端操作步骤,或代为完成线上信息填报与材料提交,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出行难、办事难”问题,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直抵人心”。下一步,市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将持续巩固公租房“一件事”办理成效,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服务衔接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好一件事”迭代升级,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扎实的举措筑牢困难群众住房保障网,切实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目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青岛市南工业园区:http://sd.taxs.vip/park/view.html?id=9916
来源:山东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