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抢占产业发展“智高点”

2025年10月10日 09:18:12产业发展浏览量:0次

中山路、栈桥、银鱼巷等景区客流量实时生成“热力图”,便于及时合理引导客流;同时,分析各景点各业态分时段消费情况,描绘市民游客“消费画像”,指导商家瞄准市场需求开展经营活动……在市南区历史城区,数字智脑平台通过AI摄像机、无线AP等各类前端感知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等,促进历史城区有序管理和商业发展,推动智慧街区场景落地。

这样的场景,正是市南区“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一个缩影。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行动之一,为技术落地按下“加速键”。9月17日,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创新应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胜关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赋能千行百业。市南区作为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赛道承载区,抢占产业发展“智高点”,前瞻布局创新应用场景,在场景突破与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强势突围”,聚力建设“人工智能+”产用融合的特色型发展生态,打造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

应用场景持续“上新”

“求职者处理外贸函电的专业能力,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近日,在市南区零工之家专场招聘会上,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程欣体验了一次智能化就业服务,“人工智能+职业指导”平台系统深度分析了她的潜力优势和实践经验,为她精准匹配了外贸业务员等6个相关岗位。很快,程欣被心仪的企业录用了。

就业公共服务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市南区聚焦就业公共服务数智化转型,在今年年初引入人工智能系统,搭建了“人工智能+职业指导”服务平台,并应用于招聘会和零工之家服务场景。

“平台在采集年龄、学历、技能、职业偏好等多维度数据后,为每位求职者生成个性化‘数字画像’,现场自动生成定制化岗位推荐清单和求职提升建议,经审核后最终形成完整职业指导报告。”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科科长王杞酽介绍,自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提供职业指导1000余人次,生成300余份职业指导报告,有效满足不同求职者的个性化需求。

场景开放为技术落地提供了“试验场”。作为青岛主城核心区,市南区占据市场和场景优势,聚焦政务应用、社会应用、产业应用,开展全领域“AI+”赋能行动,力争3年内打造20个以上行业级应用示范场景。

如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市南“多点开花”。其中,在政务服务领域,“街道诉求办理助手”成为基层工作者的智能搭档;在教育医疗领域,智能教学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AI辅助诊断让诊疗效率提升40%;在文旅领域,数字导游智能体可实现“一屏通览”,元宇宙历史街区将带来沉浸式的新体验;在产业应用领域,航运智能调度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模型、工业质检机器人等创新应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把“智慧图景”逐步转化为“幸福实景”,市南加速推动AI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AI应用模式。同时,大力支持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场景,每年择优遴选一批具备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评选市南区“人工智能+”金花企业、人工智能标杆场景,抢抓“人工智能+”爆发“窗口期”。

产用融合不断提速

水流悄无声息地通过测量管道,水表内的换能器就能精准地发射、接收超声波信号,并对“捕捉”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就像是在和水流进行无声的“对话”。

这一场景是超声波水表的“工作写照”。因精准、耐用、“聪明”等优势,超声波水表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公司先后开发了超声波热量表、超声波水表、超声波燃气表等产品。在智慧市政领域,我们也开发了燃气、水务、热力智慧化解决方案。”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峰介绍,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持续攀升。其中,欧洲客户订单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市场也迎来了颠覆性变革。作为国内超声仪表产业的领军者,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前布局,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研发经费,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服务等方面加强创新,目前已拥有智慧燃气和智慧水务的完整解决方案,可提供信息化规划、软件开发、大数据整合与应用、数字孪生等方面的服务。

市南区将人工智能列为“1+6+1”主导+创新产业体系中数字经济产业的重点发力赛道,从顶层设计、政策赋能出发,完善数字设施和产业链基础,人工智能产业呈现良好的集聚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体量优势明显。目前,市南区集聚100余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其中,华正信息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入选山东省首批优秀工业领域大模型场景类服务平台,诺亚信息等3家企业的垂域模型产品入选山东省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名单,亚微软件、松立集团等8家企业获评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成员等。

与此同时,市南区持续优化“四位一体”资本招商打法,让资本招商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市南区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举办“山海对话·AI专场”路演等活动,今年已吸引6家AI细分领域企业签约落地。同时,壮大耐心资本为人工智能产业注入金融“活水”,联合工银投资共同发起设立30亿元规模的AIC创投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从资金到资源的全要素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市南区充分发挥辖区创投机构集聚优势,资本赋能撬动产业新局,通过投资天图资本引进爱回收爱分类项目,落地两年累计销售额超75亿元,带动全市循环经济升级发展;引进全省首家数据要素公司浪潮数据要素公司,在区内打造数据要素产业园,为全市企业发展输送数据动能,其建设的产业大脑综合平台已投入使用……这些龙头项目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倍增效应,为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产业AI底座

当前,AI发展已从“拼算力”“建模型”的基建期,进入“用模型”“拼应用”的价值释放期。

市南区抢抓人工智能应用层爆发机遇,以“让智能如水电般易得易用”为出发点,与火山引擎合作,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造产业领域城市AI底座,提升区域AI资源利用效率,形成集约化、协同化的智能发展路径,发力破解企业“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大模型难题。

城市AI底座包括MaaS平台和智能体开发平台两个平台。MaaS平台如同“模型算法超市”,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购”低成本大模型,大幅降低AI使用门槛和开发成本;智能体开发平台如同“智能装配工厂”,大模型如同“大脑”,只有装配了“手”和“脚”才真正具备专业化应用能力。智能体开发平台以MaaS平台为算力基础,结合不同行业数据和资源生成智能体,实现不同场景下功能的拓展和应用。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南区打造开放、共享、高效的区域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面向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标准化、模块化、可复用的模型服务支持,降低人工智能企业在算法研发、算力投入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AI应用正全面进入“深水区”,产业发展也迎来新机遇。“市南区将聚焦AIGC、智能体、垂域模型、数据要素四大细分赛道,依托算力、数据、平台等城市级赋能底座,培育一批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AI核心企业,构建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条,不断提升区域AI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化发展能级,为全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市南样板’。”市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相关政策请关注:青岛市南经济开发区:http://sd.taxs.vip/park/view.html?id=9523

展开
山东园区招商引资